廣東巨像影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
聯系人:肖先生
電話:020-82591080
手機: 13650755511
Q Q:1565828555
郵箱:1565828555@qq.com
網址:www.fkvsv.com
地址:廣州市番禺區大石街會江地鐵站金河產業園D3棟5樓
網址:www.fkvsv.com
好的主題音樂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出紀錄片的主題,創造出更鮮明的人物形象,所以在選擇主題音樂的過程中。主題音樂貫穿整部紀錄片,使紀錄片從局部到整體被包圍在一定的氛圍中,從而加深了更強的感染力。廣州視頻制作公司巨像影視給大家分享視頻中的音樂相關知識。
1、要加多少音樂才合適?
在紀錄片的聲音創作中,我們經常感到困惑:更多的音樂會減少紀錄片的感覺,讓人感到聽力疲勞。相反,音樂太少,無法充分表達情感,也無法很好地突出主題。那么適合多少音樂呢?是什么決定了音樂的數量?需要做以下工作來決定。
(1)通讀文稿,瀏覽全片,了解紀錄片想要表達的主題。
(2)與導演充分溝通,了解導演的創作意圖,了解整部電影的藝術風格。與分集導演溝通討論后,筆者在不破壞紀實性的情況下,盡可能為音樂鋪路,達成共識。
(3)如果紀錄片使用大量的文本文件、歷史照片和統計數據,那么這些歷史材料基本上沒有聲音。如果它們只是一個單一的解釋,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,觀眾將不可避免地產生無聊的聽覺。因此,這里應該使用大量的音樂。
粗略統計,以第一集為例,講解的時間是19分半鐘,其中16分鐘為音樂鋪平了道路,應該說音樂的比例還是很大的。
2、如何大量使用音樂?
而不破壞紀錄片的紀實性?
在實踐中,作者是這樣做的,選擇可以鋪墊氣氛,而不是表達更多情感的音樂,減少音樂“存在感”。這種音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沒有特別突出的旋律,有時是長音的連接和延續,有時是重復的節奏。
比如《揭秘日軍“慰安婦”制度暴行》紀錄片第一集系統暴行的開頭解釋引出“大一沙龍”,音樂與解說營造了一種懸念和不安的氣氛;然后選擇長音加鼓點的音樂,營造緊張的氣氛。再比如,日本歷史學家吉見義明在日本防務廳圖書館查找相關書籍和資料。在一分半鐘的圖片中,這本書的各種特寫鏡頭都很近,很無聊。為了緩解無聊感,作者選擇了一種充滿低沉和壓抑氣氛的音樂作為鋪墊。
雖然這三首音樂沒有突出的旋律,但它們恰當地參與了敘事,引導了觀眾的情感。在整部電影中,使用鋪墊氣氛的音樂占整個音樂篇幅的一半以上,這顯示了它的重要性。